【健康科普】早发现,早安心!乳腺癌早期筛查全攻略来了
2024年4月4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在全球影响因子最高的学术期刊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发布了最新的2022年全球癌症负担数据,乳腺癌已成为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我国每年新发乳腺癌病例近
2024年4月4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在全球影响因子最高的学术期刊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发布了最新的2022年全球癌症负担数据,乳腺癌已成为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我国每年新发乳腺癌病例近
为积极响应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提升科普传播能力,推动优质医疗健康知识惠及更广泛人群,10月26日,我院举办“十年‘嘉’话,‘护’你康乐”护理科普脱口秀决赛。
为积极参与2025年现代科技馆体系联合行动“感触科学文化”主题科普活动,10月21日,内蒙古科技馆组织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科尔沁南路小学40余名学生在内蒙古科技馆分会场同步参与科普直播课《郑和宝船:航海密码》,一同感受科学文化魅力。
当人工智能遇上青少年成长守护,会碰撞出怎样的创新火花?近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教育厅联合主办,广西广播电视台影视频道策划执行的“AI同行 守护成长”——2025年“绿书签”科普课堂,在南宁完成录制。这场以“科技赋能、全域协同、素养培育”为核心的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由于脑血管突然破裂或脑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损伤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包括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又称脑梗死;出血性卒中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卒中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后果严重,可导致肢体活动障碍或感觉异常、语言障碍、吞咽困难、认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落实国家及自治区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部署,加大科学技术普及力度,壮大科普人才队伍,根据《关于落实〈关于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意见〉的实施细则》规定,启动实施2026年支持科
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持续深化、“预防为主”癌症防治理念全面推进的时代背景下,以“循象问道 和合共生”为主题的2025CACA全域科普行动(河北站)暨中国抗癌协会党建强会特色活动,于2025年9月29日至30日在历史文化名城正定圆满落幕。作为“全国科普月
中医来讲: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hy 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时期行为障碍性疾病。根据其多动多语、冲动不安,可归入“脏躁”“躁动”中,由于患儿智能接近正常或完全正常,但活动过多,思想不
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甲型H3N2流感病毒成为主要流行毒株。临床表现以突发不明原因高热(或缓慢低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为主,伴咳嗽、咽痛等呼吸道症状,部分患者甚至出现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此流感病毒属粘病毒科,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
近日,2025年西山区校园安全科普讲解大赛在热烈氛围中圆满落幕。在去年全区校园安全示范课评比活动基础上全面升级,从精心筹备到初赛遴选,再到决赛角逐,这场贯穿多主题的校园安全科普盛会,不仅为全区教师搭建了科普教育的展示平台,更为青少年安全教育播撒种子,以专业力量
2025年可谓AI+元年,年初deepseek横空出世,惊艳了全世界,也展现了中国人工智能通过底层技术突破,重塑全球竞争格局的能力。这一开源大模型也让国内市场活跃起来,各行各业各大公司纷纷接入,其中包括大型互联网公司、云计算公司,也包括各种做内容的平台。
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持续深化、“预防为主”癌症防治理念全面推进的时代背景下,以“循象问道 和合共生”为主题的2025CACA全域科普行动(河北站)暨中国抗癌协会党建强会特色活动,于2025年9月29日至30日在历史文化名城正定圆满落幕。作为“全国科普月
最近刷抖音、小红书,总能刷到“采菌UP主”带着粉丝往山里跑云南苍山、南京紫金山、成都青龙湖,视频里他们捧着满筐菌子笑,配文“一天收获十筐”“采菌秘境攻略”,看得人也想跟风。
每年的10月28日是“世界男性健康日”,男性的健康问题需要被看见,被重视,被科学对待。这个日子的设立,旨在呼吁全社会关注男性在各个年龄段面临的独特健康挑战——从生殖健康、激素平衡,到前列腺养护与心理压力管理。
“裹挟着我前进,但当我达成一个又一个目标后,内心只剩下巨大的空洞和虚无。”这是一位来自耶鲁大学的研究生小杨的困惑,或许也是当今许多人的困惑。
为积极响应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号召,深度普及科学健康知识,自即日起,我院将对2025年省市卫健委评选出的优秀及入围科普作品进行展播。让我们一同开启这场提升健康认知的精彩之旅,让科学健康理念深入人心,为构筑全民健康防线助力添彩。
人类对宇宙中其他世界的追寻,曾是哲学与科幻的疆域。然而,在过去短短三十年间,这一追寻已演变为一门精密的观测科学。
浩瀚宇宙是由什么构成的?现有最普遍接受的宇宙模型表明,宇宙70%的能量是暗能量,25%为暗物质,剩下5%则是普通物质,包括恒星、行星、星系等可见天体。其中,暗物质通过引力把星系和星系团聚在一起,而暗能量被推想为影响宇宙加速扩张的最大因素。
现代宇宙学告诉我们,万物始于约138亿年前一个炽热致密的奇点——宇宙大爆炸。随后宇宙不断膨胀冷却,在38万年后释放出第一缕光,形成了至今仍可探测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它如同宇宙的婴儿照,蕴藏着星系形成的秘密。更关键的是,科学家发现宇宙仍在加速膨胀。
认知是人大脑本能对外界的接收和理解能力。每当人接触外界的事物,大脑获取讯息后会做出判断和整理,它包括感觉、知觉、社会知觉、思维、注意、记忆等方面。